贺新郎 · 世路风波恶
世路风波恶。喜清时、边夫袖手,□将帷幄。正值春光二三月,两两燕穿帘幕。又怕个、江南花落。与客携壶连夜饮,任蟾光、飞上阑干角。何时唱,从军乐。
归欤已赋居岩壑。悟人世、正类春蚕,自相缠缚。眼畔昏鸦千万点,□欠归来野鹤。都不恋、黑头黄阁。一咏一觞成底事,庆康宁、天赋何须药。金盏大,为君酌。
拼音
注释
贺新郎:词牌名,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金缕歌》、《风敲竹》、《贺新凉》。传作以《东坡乐府》所收为最早,惟句豆平仄,与诸家颇多不合。因以《稼轩长短句》为准。双调,一百十六字,上阕五十七字,下阕五十九字,各十句六仄韵。大抵用入声部韵者较激壮,用上、去声部韵者较凄郁,贵能各适物宜耳。
吴明可:《宋史·卷三百八十七·吴芾传》:「吴芾,字明可,台州仙居人。举进士第,迁秘书正字。……知婺州。孝宗初即位,陛辞,……知绍兴府。……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改吏部侍郎。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提举太平兴国宫。……起知太平州。知隆兴府。芾前后守六郡,各因其俗为宽猛,吏莫容奸,民怀惠利。再奉太平祠,屡告老,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后十年卒,年八十。尝曰:『视官物当如己物,视公事当如私事。与其得罪于百姓,宁得罪于上官。』立朝不偶,晚退闲者十有四年,自号『湖山居士』。为文豪健俊整,有表奏五卷、诗文三十卷。」
「世路风波恶」句:宋·欧阳文忠《读〈易〉》诗:「昔贤轩冕如遗屣,世路风波偶脱身。」《圣无忧》词:「世路风波险,十年一别须臾。」宋·苏东坡《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其一》诗:「昔贤轩冕如遗屣,从教世路风波恶。」
从军乐:汉·王仲宣《从军诗五首·其一》:「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唐·韩昌黎、李正封《晚秋郾城夜会联句》诗:「从军古云乐,谈笑青油幕。」
「眼畔昏鸦千万点,□欠归来野鹤」句:隋·隋炀帝诗:「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唐·杜少陵《野望》诗:「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黑头:谓三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诸葛道明初过江左,自名道明,名亚王、庾之下。先为临沂令,丞相谓曰:『明府当为黑头公。』」□欠,《稼轩集钞》「欠」字与上句「点」字相接,玆朱彊邨校本补一空格。
黄阁:丞相办公之所。《汉旧仪》:「丞相听事门曰『黄阁』。不敢洞开朱门,以别于人主,故以黄涂之,谓之『黄阁』。」
「一咏一觞成底事」句:晋·王右军《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