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蒙惠二泉

二泉喷玉下荆门,流钵峰前试一尊。 石罅微茫通蜀道,胡僧眼底识泉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流钵峰:山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山峰形状似僧人携带的流钵。
  • 石罅:石头的裂缝。罅(xià)。
  • 蜀道:古代通往四川的道路,以险峻著称。
  • 胡僧:指外来的僧人,这里可能指懂得辨识泉水的外国僧人。

翻译

二泉之水如玉般喷涌而下,从荆门流过,我在流钵峰前尝试了一口。 石头的裂缝中似乎隐约通向蜀道,而那位胡僧一眼便识得泉水的源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二泉之水的清澈与神奇,通过“喷玉”形容泉水之美,以及“石罅微茫通蜀道”暗示了泉水的深远与神秘。诗中“胡僧眼底识泉源”一句,不仅增添了异域色彩,也表达了作者对泉水源头的敬畏与好奇。整体上,诗歌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探索之情。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