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悼(dào):哀悼,怀念死者。
- 贞:这里指幼儿的名字。
- 四龄:四岁。
- 虚度世:指幼儿的生命短暂,未能充分体验人世。
- 七月:指幼儿七个月大时。
- 知书:懂得读书,这里指幼儿聪明早慧。
- 危时:困难或危险的时候。
- 挽母裾:拉着母亲的衣襟,表示依赖和不舍。
- 竻园(lè yuán):指墓地。
- 埋白玉:比喻埋葬了珍贵的幼儿。
- 兰砌:指墓地的台阶,比喻墓地。
- 陨明珠:陨落的明珠,比喻失去的幼儿。
- 汗血驹:比喻辛勤培育的幼儿。
翻译
四岁的年纪便虚度了人世,七个月大就已经懂得读书。 平日里常依偎在兄长的膝旁,危难时刻则紧紧拉住母亲的衣襟。 在墓地埋葬了如白玉般珍贵的生命,墓前的台阶上陨落了明珠般的幼儿。 拭去泪水,看着这天地间的一切,心中充满了对辛勤培育的幼儿的伤心。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早逝幼儿的深切哀悼和无尽怀念。诗中,“四龄虚度世”和“七月早知书”突出了幼儿的早慧和生命的短暂,形成强烈对比。后两句描绘了幼儿生前的依赖和死后的哀荣,情感深沉。最后两句则通过“拭泪看天地”和“伤心汗血驹”表达了诗人对幼儿逝去的无尽悲痛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幼儿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脆弱的深刻认识。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
黄佐的其他作品
- 《 八月十日早起祝圣口占 》 —— [ 明 ] 黄佐
- 《 大藤峡徭老 》 —— [ 明 ] 黄佐
- 《 廖子鸣吾秋日见怀次韵二首 》 —— [ 明 ] 黄佐
- 《 汤文明惠并头葵花二株口占十绝 其六 》 —— [ 明 ] 黄佐
- 《 罗浮朱明洞缓声歌三首 》 —— [ 明 ] 黄佐
- 《 别吴成甫 》 —— [ 明 ] 黄佐
- 《 同年会以新秋同年雅集为韵六首在会者顾佥宪溱刘佥宪乔余给谏经梁侍御世骠伦侍御以谅及予也 》 —— [ 明 ] 黄佐
- 《 雨中得吕氏读诗记答李三洲四首 》 —— [ 明 ] 黄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