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崖

· 黄佐
村落除蝥贼,农畴长稻苗。 更逢江海客,细话圣明朝。 魏阙彤云满,徐方绿水消。 步崖看霁月,双袂自飘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除蝥贼:消灭害虫。蝥,读音[máo],指一种害虫。
  • 魏阙:古代宫门两侧高台上的楼观,常用来代指朝廷。
  • 彤云:红色的云,常用来形容朝霞或晚霞。
  • 徐方:指徐州,古代地名。
  • 霁月:雨过天晴后的月亮。霁,读音[jì],指雨雪停止,天放晴。

翻译

在村落中消灭了害虫,农田里的稻苗茁壮成长。 恰逢来自江海的旅人,细细讲述着圣明的朝代。 朝廷之上,红云满天,徐州之地,绿水消融。 漫步在崖边,仰望雨后天晴的明月,双袖随风轻轻飘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田园与朝廷并存的和谐画面。通过“除蝥贼”、“长稻苗”等细节,展现了农耕生活的宁静与丰收;而“江海客”所谈及的“圣明朝”,则透露出对当时政治清明的赞颂。后两句以自然景象“魏阙彤云”和“徐方绿水”为背景,将朝廷的辉煌与地方的宁静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与个人闲适生活的向往。结尾的“步崖看霁月”更是以一种超脱尘世的姿态,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