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三台

· 杨慎
二月稍头豆蔻,五更风外杨花。 残香尚留翠被,馀粉犹沾绛纱。 楼上晓钟催起,岸边柔橹咿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稍头:指植物的顶端或末梢。
  • 豆蔻: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少女。
  • 五更:古代计时法,指凌晨3点到5点。
  • 杨花:杨树的种子,随风飘散,常用来形容离别或思念。
  • 残香:残留的香气。
  • 馀粉:残留的脂粉。
  • 绛纱:红色的纱帐。
  • 晓钟:清晨的钟声。
  • 柔橹:轻柔的船桨声。
  • 咿哑:形容船桨划水的声音。

翻译

二月时,豆蔻花在枝头绽放,五更时分,杨花随风飘散。 翠被上还留着淡淡的香气,红色的纱帐上残留着脂粉的痕迹。 楼上的晓钟声催促着起床,岸边轻柔的船桨声咿哑作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通过豆蔻、杨花等自然元素,以及残香、馀粉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柔美和生机。晓钟和柔橹的声音,增添了清晨的宁静与动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春晨之中。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清晨的独特感受。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