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偶傍济城隈,登眺悠然宿雾开。取醉何缘逢地主,留题俱是掞天才。坐看古渡双垂钓,移向南池一洗杯。惟有酒楼高不极,仙踪杳霭去还来。

雉堞周围曲水隈,观澜桥畔尽亭开。 同心喜有□花伴,即景惭非作赋才。 淮上忽闻停戍角,济中相与乐仙杯。 不知胡骑秋风起,犹敢南河牧马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维舟:系船停泊。
  • 济城隈:济水旁的城墙弯曲处。
  • 登眺:登高远望。
  • 宿雾:夜晚的雾气。
  • 取醉:饮酒至醉。
  • 地主:当地的主人。
  • 留题:在墙壁或器物上题写诗文。
  • 掞天才:才华横溢的人。
  • 古渡:古老的渡口。
  • 南池:南边的池塘。
  • 洗杯:清洗酒杯,准备再次饮酒。
  • 酒楼:供人饮酒的楼阁。
  • 高不极:高得看不到顶。
  • 仙踪杳霭:仙人的踪迹隐约不清。
  • 雉堞:城墙上的齿状矮墙。
  • 观澜桥:观赏水波的桥。
  • 亭开:亭子敞开。
  • 同心:志同道合的人。
  • □花伴:此处缺失一字,应指与花为伴。
  • 即景:眼前的景色。
  • 作赋才:写赋的才能。
  • 淮上:淮河之上。
  • 戍角:边防军队的号角。
  • 济中:济水之中。
  • 仙杯:仙人所用的酒杯。
  • 胡骑:胡人的骑兵。
  • 秋风起:秋风开始吹起。
  • 南河:南边的河流。
  • 牧马:放牧马匹。

翻译

我系船停泊在济水旁的城墙弯曲处,登高远望,夜晚的雾气渐渐散开。饮酒至醉,无缘遇到当地的主人,但在墙壁上题写的诗文都是才华横溢之作。坐在古老的渡口旁,看着两人垂钓,然后移步到南边的池塘清洗酒杯。只有那高耸入云的酒楼,仙人的踪迹隐约不清,去而复返。

城墙环绕,曲水旁,我站在观赏水波的桥上,亭子敞开。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与花为伴,眼前的景色让我惭愧自己没有写赋的才能。淮河之上突然传来停止戍守的号角声,我们在济水之中共同享受仙人般的酒杯。不知道胡人的骑兵在秋风起时,是否还敢在南边的河流放牧马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济城隈的所见所感,通过登高、饮酒、观钓等场景,展现了作者的闲适与超脱。诗中“取醉何缘逢地主,留题俱是掞天才”表达了作者对当地文化的赞赏,而“仙踪杳霭去还来”则增添了一丝神秘与遐想。后诗则通过淮上戍角、济中仙杯等意象,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关切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