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返棹集陶句二首

· 黄佐
行行循归路,靡靡秋已夕。 遥遥望白云,露凄暄风息。 一形似有制,万花相寻绎。 江山岂不险,自古叹行役。 息驾归閒居,梅柳夹门植。 曲肱岂伤冲,披褐欣自得。 时还读我书,弱子戏我侧。 提壶接宾侣,抗言谈在昔。 林园无俗情,云鹤有奇翼。 孰敢慕甘肥,素襟不可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靡靡(mǐ mǐ):渐渐地。
  • 暄风:暖风。
  • 一形:指身体。
  • 寻绎(xún yì):连续不断。
  • 曲肱(qū gōng):弯曲的胳膊,这里指枕着胳膊睡觉。
  • 披褐(pī hè):穿着粗布衣服。
  • 抗言:高声谈论。
  • 甘肥:美味的食物。

翻译

我缓缓地沿着回家的路前行,秋天的傍晚渐渐来临。 远远地望着白云,凉风中露水凝结,暖风已停。 身体似乎受到限制,万物的变化连续不断。 江河山川难道不险峻吗?自古以来都感叹旅途的艰辛。 我停下来,回到清静的居所,门前种满了梅树和柳树。 枕着弯曲的胳膊睡觉,不会损伤内心的平和,穿着粗布衣服感到自得其乐。 有时我读书,小儿子在我旁边玩耍。 提着酒壶招待宾客,高声谈论过去的往事。 园林中没有世俗的情感,云中的鹤有着奇特的翅膀。 我怎敢羡慕美味的食物,我朴素的志向不可改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家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回到家中后的宁静生活。诗中,“靡靡秋已夕”和“露凄暄风息”传达了秋日的萧瑟与宁静,而“一形似有制,万花相寻绎”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深刻感受。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述家中的简朴生活和与宾客的交谈,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朴素生活的满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