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门人江应霄北上

· 黄佐
江淹声价起湟川,羡尔乘舟向日边。 金阙曙钟趋午夜,玉河春色动新年。 衣冠总向南宫集,姓字还从北阙传。 旧日授经今不忝,承恩人道是儒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淹:人名,南朝文学家,此处指江应霄。
  • 湟川:地名,江淹的故乡。
  • 金阙:指皇宫。
  • 午夜:半夜。
  • 玉河:指皇宫附近的河流。
  • 南宫:指文官的聚集地。
  • 北阙:指皇宫的北门,代指朝廷。
  • 儒仙:对儒者的美称,意指学问高深如仙人。

翻译

江应霄的名声如江淹般在湟川崛起,羡慕你乘舟前往京城。 皇宫的金钟在午夜敲响,玉河的春色在新年里唤醒生机。 衣冠楚楚的文官们聚集在南宫,你的名字也将在北阙传扬。 昔日你曾教授经书,如今不负众望,承蒙皇恩,人们都说你是儒学中的仙人。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江应霄北上京城的羡慕与祝福。诗中通过对比江淹的声价和江应霄的北上,展现了江应霄的才华与前程。金阙、玉河等意象描绘了京城的繁华与新年的生机,南宫、北阙则象征着文官的聚集和名声的传扬。最后,以“儒仙”美誉江应霄,既是对其学问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