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雅集:文人雅士吟咏诗文,议论学问的集会。
- 俯仰: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 妙与参:巧妙地参与其中。
- 燕塞:指燕地边塞。
- 朔鸿:北方的鸿雁。
- 粤台:指广东一带。
- 镜中含:像镜子一样映照着。
- 云谷:山谷名。
- 元晦:人名,朱熹的字。
- 龙门:比喻声望卓著的人的府邸。
- 史谈:指历史上的谈话或讨论。
- 挹(yì):舀,把液体盛出来。
- 和风:温和的风。
- 活水:有源头常流动的水。
- 咏归:吟咏归来。
- 鲁城南:指鲁地城南,即孔子的故乡。
翻译
春天,草堂的小径上满是生机,我们在这里静静地坐着,无需言语,就能巧妙地参与其中。北方的边塞和鸿雁在天边遥远,而广东的新绿则在镜中清晰地映照。如今,谁还在云谷中追寻朱熹的足迹,而龙门的历史讨论却永远流传。我们醉醺醺地舀起和风,观赏着活水,吟咏着归来的诗句,真像是回到了孔子的故乡鲁城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草堂雅集的景象,通过对比北方的边塞与广东的新绿,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与追忆。诗中“俯仰无言妙与参”一句,巧妙地表达了文人雅士间的默契与共鸣。结尾处“醉挹和风看活水,咏归真似鲁城南”则抒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向往,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高雅情趣。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
黄佐的其他作品
- 《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 》 —— [ 明 ] 黄佐
- 《 玄堂八景为罗大参题绿潭灵源 》 —— [ 明 ] 黄佐
- 《 粤洲塘前丝瓜除架有感 》 —— [ 明 ] 黄佐
- 《 移居春坊咏庭桧 》 —— [ 明 ] 黄佐
- 《 咏七星桧图为陆御史母 》 —— [ 明 ] 黄佐
- 《 题钓舟梦中作 》 —— [ 明 ] 黄佐
- 《 冲虚观 》 —— [ 明 ] 黄佐
- 《 粤王台怀古二首用王李二子韵 》 —— [ 明 ] 黄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