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徐相国

一品元臣十二年,论思长在圣君前。 昌期白首情偏洽,午夜丹心梦亦悬。 翊运中兴明日月,筹边朔漠净风烟。 虞廷快睹夔龙在,功叙新歌入管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臣:指重臣、高官。
  • 论思:指思考、谋划。
  • 昌期:指昌盛的时期。
  • 午夜:指深夜。
  • 丹心:指忠诚的心。
  • 翊运:指辅佐国运。
  • 筹边:指筹划边疆事务。
  •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
  • 风烟:指战乱。
  • 虞廷:指古代的朝廷。
  • 夔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比喻贤臣。
  • 功叙:指功绩的叙述。

翻译

徐相国作为一品高官已经十二年,他的思考和谋划始终在圣明的君主面前。在昌盛的时期,他的白发与情感更加融洽,深夜里,他的忠诚之心即使在梦中也牵挂着。他辅佐中兴的国家,如同日月般明亮,筹划边疆事务,使得北方的沙漠平静无战乱。在古代的朝廷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贤臣如夔龙般存在,他的功绩被新歌颂扬,融入管弦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徐相国长期担任高官的忠诚与功绩。诗中,“一品元臣十二年”直接点明了徐相国的地位和任职时间,而“论思长在圣君前”则强调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贡献。通过“昌期白首情偏洽”和“午夜丹心梦亦悬”,诗人描绘了徐相国在昌盛时期的老而弥坚和深夜的忧国忧民。后两句“翊运中兴明日月,筹边朔漠净风烟”则展现了徐相国辅佐国家中兴和筹划边疆的功绩。最后,“虞廷快睹夔龙在,功叙新歌入管弦”以古代朝廷和神兽夔龙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徐相国功绩的崇高赞誉。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