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陈我峰之荆南分署

楼船晓傍银河曲,欲下荆门雨涨时。 天上紫云连郢树,春馀芳草间江篱。 西通巫峡饶王赋,南入潇湘重客思。 自昔才人多水部,衡阳归雁可无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楼船:古代有楼的大船,多为战船,亦指有楼饰的游船。
  • 荆门:地名,位于湖北省中部,长江与汉江交汇处。
  • 郢树:郢,古代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县附近。郢树指楚地的树木。
  • 江篱:一种水生植物,这里可能指江边的芳草。
  •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与湖北省巴东县之间。
  • 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合称,泛指湖南地区。
  • 水部:古代官署名,负责水利工程等事务,这里可能指擅长写水的诗人。
  • 衡阳归雁:衡阳,地名,在今湖南省。归雁,指北归的雁群,古代有“衡阳雁断”之说,意指雁群飞至衡阳不再南飞。

翻译

楼船在黎明时分靠近银河弯曲处,正准备驶下荆门时,雨势突然增大。 天上的紫色云彩与楚地的树木相连,春末的芳草在江边生长茂盛。 西边的巫峡因王粲的赋文而闻名,南下的潇湘则让人深感客居之思。 自古以来,才华横溢的诗人多出自水部,那么衡阳的归雁是否也能激发诗兴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楼船在荆门雨涨时分的景象,通过“银河曲”、“紫云”、“郢树”、“芳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既宏大又细腻的意境。诗中“巫峡饶王赋”与“潇湘重客思”相对,既展现了地理特色,又抒发了深沉的思乡之情。结尾提及“衡阳归雁”,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创作灵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无限热爱与期待。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