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耳目齿三首次顾东桥韵

· 黄佐
长留双睫待韶华,学易行年已渐加。 窗里自分淮海岫,雾中谁看蒋陵花。 图传九局寻犹见,树带千崖望却遮。 更把五弦挥一曲,飞鸿南去是天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
  • 学易:学习《易经》,这里指年龄的增长,易经中有“行年”之说,即岁数。
  • 淮海岫:淮海地区的山峰。
  • 蒋陵花:蒋陵,即蒋山,今南京紫金山,这里指蒋山上的花。
  • 九局:指棋局,这里可能指复杂的局势或棋局。
  • 五弦: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 飞鸿:大雁,常用来比喻远行的人或消息。

翻译

我的双眼长久地留恋着美好的时光,学习《易经》时,岁月已经悄然增长。 窗外的景色,我自认为如同淮海的山峰,雾中又有谁能够欣赏到蒋陵的花朵呢? 棋局虽复杂,但仍可寻觅其踪迹,远望千山,却被树木遮挡。 我更愿意拿起五弦琴,弹奏一曲,看着大雁南飞,那便是天涯的方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远方的向往。诗中“长留双睫待韶华”一句,以双眼留恋美好时光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珍惜。后文通过对窗景的描绘和对棋局、远山的比喻,进一步以景抒情,表达了对复杂世事的洞察和对远方自由的渴望。最后,以五弦琴的音乐和大雁南飞的景象,寄托了对天涯的无限遐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