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立春感怀次梁南皋韵三首

· 黄佐
粤城歌吹晓纷纷,隐几萧条实饱闻。 生菜又从年里见,彩花曾向御前分。 有情北雁随迟日,无赖西郊自密云。 最羡梁鸿诗律好,五噫何事怅离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粤城:指广东的城市,这里可能指广州。
  • 歌吹:歌声和乐声。
  • 隐几:隐居的桌几,这里指隐居的生活。
  • 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 生菜:一种蔬菜,这里可能指立春时节的习俗。
  • 彩花:彩色的花,这里可能指宫廷中的装饰。
  • 御前:皇帝面前。
  • 北雁:北方的雁,常用来象征秋天或迁徙。
  • 迟日:春日,这里指春天。
  • 无赖:无奈,无可奈何。
  • 西郊:西边的郊外。
  • 密云:浓密的云,这里可能指天气阴沉。
  • 梁鸿:东汉时期的文学家,这里可能指梁南皋。
  • 诗律:诗歌的格律。
  • 五噫:《诗经》中的一篇,这里可能指梁鸿的诗作。
  • 怅离群:因离群而感到惆怅。

翻译

广东的城市里,歌声和乐声在清晨纷纷扬扬,我隐居的生活却显得寂寞冷落,这些声音我听得太多。立春时节,生菜在年里就能见到,彩色的花曾在皇帝面前分发。有情的北雁随着春日而来,无奈西郊的天空却自顾自地布满了浓密的云。我最羡慕梁鸿的诗律之美,他的《五噫》为何要让人感到离群的惆怅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通过对粤城歌吹、生菜彩花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节日的气氛。诗中“隐几萧条”与“歌吹晓纷纷”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繁华世界的疏离感。后两句通过对北雁和密云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梁鸿诗才的赞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感慨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