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临本意
未雨梅天,微风麦候,薄寒乍散犹侵。花信吹残,莺雏却哢新音。尊前病起难任。爱疏帘、密簟清阴。橙花香透,榴花火照,庭院深深。
玉人此际。闲对云屏。才拈斑管,徐埋瑶琴。吴绫嫌重,轻罗初试神针。钗炼浮金。绾鸦翎、又插屏簪。慢沉吟。莫题秋怨,难解春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夏初临:词牌名,一种宋词格式。
- 邹祗谟:宋代词人。
- 梅天:指农历三月,梅花已凋谢,初夏来临的时候。
- 麦候:指麦子成熟前的时节,这里指早春。
- 薄寒:轻微的寒冷。
- 花信:指二十四番花信风,每七天吹开一种花,这里是说春风中的花期。
- 哢新音:鸟儿发出新的鸣叫声。
- 尊前:酒杯之前,指宴饮时。
- 疏帘:稀疏的窗帘。
- 密簟:细竹编成的凉席,夏天用以纳凉。
- 清阴:清凉的阴影。
- 橙花:指橙树的花,有清香。
- 榴花:石榴花,火红的颜色。
- 庭院深深:形容院落深邃。
- 云屏:画有云彩的屏风,代指美人闺房。
- 斑管:彩色的毛笔。
- 瑶琴:美玉制成的琴。
- 吴绫:产自吴地的丝织品,质地较重。
- 轻罗:轻薄的丝织物。
- 神针:技艺高超的女工。
- 钗炼:钗饰上的金银链条。
- 浮金:流动的金光。
- 鸦翎:黑色的鸟羽,这里可能指发饰或装饰品。
- 屏簪:用于固定屏风的簪子。
- 沉吟:低声吟唱或深思。
- 秋怨:秋天的哀愁,此处可能寓指离别之苦。
- 春心:春天的情感,此处可能指对春景的欣赏和怀春之情。
翻译
早春时节,还未下雨,梅子花期已过,微风中透露着麦子成熟的气息,虽有薄寒但逐渐消散。花朵凋零,新孵化的小黄莺开始鸣叫。病后起身,难以承受酒宴的欢愉,只爱那稀疏的窗帘和凉爽的竹席,感受庭院深深中的宁静。此时,美人悠闲地对着云彩般的屏风,拿起五彩的毛笔,缓缓拨弄着琴弦。她嫌弃厚重的吴地丝绸,试着用轻盈的罗纱和神妙的针线。头上的钗饰上浮动着金光,发髻间插着乌黑的羽毛和屏风簪。她低语浅唱,不要写下秋天的哀愁,因为难以解开这春天般的心绪。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和闺中女子的生活。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风吹过后的清新与生机,以及女子在病愈后对生活的细腻感受。词中穿插了花信、莺鸣、云屏、琴声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淡雅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同时,通过对女子的描绘,表现了她对春光的喜爱和内心的微妙情感,展现了词人的婉约情怀。
邹祗谟
清初江南武进人,字吁士,号程村。顺治十五年进士。与陈维崧、黄永、董以宁号毗陵四子。记忆力特强,古今人爵里姓氏、世次年谱,无不悉记。见魏禧兄弟古文,大为赞赏,逢人辄称道,宁都三魏由此知名。有《远志斋集》。
► 243篇诗文
邹祗谟的其他作品
- 《 昼锦堂题王阮亭抱琴堂执书图 》 —— [ 清 ] 邹祗谟
- 《 红窗睡 护花灯 》 —— [ 清 ] 邹祗谟
- 《 惜分飞 其十四 本意,庚寅夏作 》 —— [ 清 ] 邹祗谟
- 《 海棠春 闺词,和阮亭韵 其一 晓妆 》 —— [ 清 ] 邹祗谟
- 《 瑶池燕 开帘引燕 》 —— [ 清 ] 邹祗谟
- 《 金浮图初避人 》 —— [ 清 ] 邹祗谟
- 《 西平乐久雨,中秋见月,因忆去年虎阜胜游,用周清真韵 》 —— [ 清 ] 邹祗谟
- 《 夏云峰秋雨感怀,用僧仲殊伤春韵 》 —— [ 清 ] 邹祗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