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陈思表兄西上

· 王迈
谁言场屋似樗蒲,好手居然不解输。 叠采三巡皆得注,结场一掷定成卢。 月评须应状元谶,风义新添家庆图。 科第假途馀事耳,方来宇宙要人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又称考场。
  • 樗蒲(chū pú):古代的一种博戏,这里比喻科举考试。
  • 好手:指优秀的考生。
  • 解输:懂得失败或不轻易认输。
  • 叠采:博戏中连续赢得筹码。
  • 三巡:一轮又一轮,这里指多次轮番答题。
  • 得注:获得高分或优势。
  • 结场:科举考试结束时。
  • :投掷骰子,此处比喻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
  • :博戏中的特定数字,象征好运。
  • 月评:明清时对会试考官的评价,这里可能指考试成绩预测。
  • 状元谶(chèn):预言某人将中状元的神秘暗示或迹象。
  • 风义:道德风尚和情谊。
  • 家庆图:家庭喜庆的象征,可能指荣耀的家族画像。
  • 科第:科举及第,取得功名。
  • 假途:借道,这里指科举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
  • 余事耳:小事而已,表示科举并非主要追求。
  • 方来:未来的日子。
  • 宇宙要人扶:指将来陈思表兄将在社会上有重要地位,需要他人支持。

翻译

谁说考场如博戏般变幻莫测,优秀的考生竟然不会轻易落败。 一次次答题都取得优势,最后关头必然是大获全胜。 他的考试成绩预示着状元之位,新添的荣誉像家中的喜庆画卷。 科举不过是个途径罢了,真正的未来在于他将如何影响世界。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陈思表兄在科举考试中的出色表现,以博戏的比喻生动描绘了他连续获胜的场景。诗人认为他的才华和努力将使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状元,并且这种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也将为家庭带来荣耀。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虽然科举是获取功名的途径,但陈思表兄的真正价值在于他未来的潜力和对社会的影响。整首诗语言流畅,寓意深远,表达了对表兄的期待与祝福。

王迈

南宋诗人,字实之,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人。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熙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4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