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真宰:指宇宙的主宰,大自然的造化者。(“宰”读作“zǎi”)
- 其那:怎奈。(“那”读作“nǎ”)
翻译
整个城市的人整日都在外出游春,虽说游春的活动还有几次。大自然何尝没有使万物生长发育,无奈游人哪能没有游春的凭证呢。 梨花带着雨滴如同含泪啼哭,柳絮凭借着春风不肯停歇地飞舞。这一片清明时节的美好景致情意颇多,只可惜这美好的情意难以传递表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景以及人们游春的情景。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满城的人都在游春,且游春的活动还有一些。接下来,诗人提到大自然使万物生长,而游人游春却似乎需要某种凭证,这可能是一种隐喻,暗示人们在享受美好事物时,可能需要一些条件或契机。 诗中通过“梨花著雨漫成啼,柳絮因风争肯住”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梨花带雨的凄美和柳絮随风飞舞的动态之美,为整个春景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 最后两句,诗人感慨这清明时节的美好情意众多,但却难以完全表达和传递。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通过对春景和人们游春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感受以及对情感表达的思考。

邵雍
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14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