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中美大卿致政二首

· 邵雍
自古有才思奋飞,夫君何故独知时。 平生怀抱未少屈,盛世挂冠良得宜。 入格柳拖风细细,压春花笑日迟迟。 传呼震地门前过,更不令人问是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卿:古代官名,对太常卿、光禄卿等的统称。
  • 致政:指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
  • 奋飞:振翅飞翔,比喻人奋发有为。
  • 挂冠:辞去官职。
  • 入格:符合一定的格律标准。
  • :很,甚。

翻译

自古以来就有人才想要奋发有为展翅高飞,您为何偏偏知道什么时候该退隐。一生的抱负情怀没有稍微屈服过,在盛世辞官实在是很合适啊。那入格的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压低了春天的花在阳光下迟迟地绽放笑容。传呼的声音在门前震响而过,更不会让人去询问那是谁。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辞官的王中美大卿的,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赏。首句称赞他有才华有志向,却选择适时退隐。接着说他生平心怀壮志未屈服,在盛世时辞官恰到好处。然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如柳随风摇曳、花在阳光下绽放,来衬托其辞官后的惬意。最后写其荣退时的声势,传达出一种潇洒自在的感觉。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清新,既体现了对友人的敬重与祝福,也流露出作者对这种人生选择的欣赏。

邵雍

邵雍

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14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