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声四韵

杨子悲歧路,韩公叹死灰。 亡羊何处问,旧管到春催。 弟姊行相见,兵戈莫漫哀。 虚名不可作,无俟隐徂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平声四韵:指按照平声韵部创作的四句诗。
  • 杨子悲歧路:杨子,指杨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因其学说主张“为我”,故有“歧路亡羊”之说,意指在人生的岔路口容易迷失方向。
  • 韩公叹死灰:韩公,指韩愈,唐代文学家,曾有“死灰复燃”之说,比喻事物虽然衰败,但仍有复兴的可能。
  • 亡羊何处问:出自“歧路亡羊”的典故,比喻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 旧管到春催:旧管,指旧时的管弦乐器,这里可能指旧时的乐曲或旧时的管理。到春催,意指春天到来,催促着新事物的发生。
  • 弟姊行相见:弟姊,指兄弟姐妹。行相见,即相见。
  • 兵戈莫漫哀:兵戈,指战争。莫漫哀,不要过度悲伤。
  • 虚名不可作:虚名,指没有实际内容的名声。不可作,不应追求。
  • 无俟隐徂徕:无俟,不必等待。隐徂徕,隐居。

翻译

杨子在岔路口感到悲伤,韩公感叹死灰复燃的希望。 迷失的羊儿该去哪里寻找,旧时的乐曲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催生新意。 兄弟姐妹们相见,不要因为战争而过度悲伤。 虚无的名声不值得追求,不必等待隐居山林。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杨朱和韩愈典故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选择和复兴希望的深刻思考。诗中“亡羊何处问”反映了人们在复杂的人生道路上容易迷失,而“旧管到春催”则暗示了新旧交替、希望重生的主题。后两句劝诫人们不要被虚名所累,也不必逃避现实,体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许国佐

许国佐,字班王,一字钦翼,号旧庵。揭阳人。性豪宕不羁,嗜酒,工诗。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授富顺县知县,升兵部主事,累官郎中。遣戍,乞归养。清世祖顺治三年,刘公显破揭阳,母被拘。国佐自缚前往,请以身代,并系之,拷掠无完肤,厉声大骂而死。时以为死孝云。有《百洲堂集》、《蜀弦集》、《旧庵拙稿》、《班斋数句话》。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