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升庵

· 张含
公子思归几岁华,王孙芳草遍天涯。 楼头艳曲包明月,海口新铭蔡少霞。 光禄塞遥空递雁,上林枝好只栖鸦。 梦中记得相寻处,东寺钟残北斗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升庵:指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明代文学家。
  • 公子: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这里指杨慎。
  •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这里也指杨慎。
  • 芳草: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 天涯:天边,极远的地方。
  • 艳曲:指优美的歌曲。
  • 海口:指海边的城市。
  • 新铭:新刻的碑文。
  • 蔡少霞:人名,具体不详。
  • 光禄塞:古代边塞名,这里泛指边疆。
  • 上林枝:上林苑中的树枝,上林苑是古代皇家园林。
  • 东寺:指东林寺,位于江西九江,是佛教圣地。
  • 北斗斜:北斗星斜挂,指夜晚。

翻译

公子思念归乡,度过了多少年华,王孙的芳草遍布天涯。楼头传来优美的歌曲,仿佛包裹着明月;海口新刻的碑文,让人想起蔡少霞。光禄塞边,只有空中的雁群传递消息;上林苑中,美好的枝头只栖息着乌鸦。在梦中记得我们相寻的地方,是东林寺的钟声在北斗星斜挂的夜晚中回荡。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怀旧之情。诗中,“公子思归几岁华”直接点出了主题,而“王孙芳草遍天涯”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友人远游的情景。后联通过“楼头艳曲”与“海口新铭”等意象,进一步以景寓情,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结尾的“梦中记得相寻处”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

张含

明陕西永昌卫人,字愈光。正德中举人。少与杨慎同学,至老互相唱酬。尝师事李梦阳,友何昌友。工诗。有《禺山诗选》、《禺山七言律钞》、《禺山文集》。 ► 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