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梅关同元默忆以道大理

花如得意明秋旭,云似无心度晓风。 策马舍舟吾不系,群山赴海此称雄。 宫槐转日游人过,古寺吟诗忆尔同。 不厌陈登湖海气,几时都下醉郫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梅关:地名,位于今江西省大余县南。
  • 元默:人名,诗人的朋友。
  • 以道:人名,诗人的朋友。
  • 大理:指大理寺,古代官署名,掌管刑狱。
  • 策马:骑马。
  • 舍舟:离开船只,指上岸。
  • 宫槐:宫中的槐树。
  • 都下:京城。
  • 郫筒:指郫县的酒筒,这里代指酒。

翻译

花朵仿佛在秋日的阳光下得意洋洋,云彩似乎无牵无挂地随风飘过。我骑马离船,自由自在,群山环绕,这里地势雄伟。宫中的槐树随着日光转动,游人穿梭,我在这古老的寺庙中吟诗,思念与你同游的时光。我不厌倦陈登的湖海气息,何时我们能在京城共饮美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梅关与友人元默、以道分别后的所见所感。诗中,“花如得意明秋旭,云似无心度晓风”以生动的意象表达了秋日的美好与自由。后句“策马舍舟吾不系,群山赴海此称雄”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结尾的“不厌陈登湖海气,几时都下醉郫筒”则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珍视。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