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次韵林见素司寇颂主上秉烛视朝经筵之作兼呈诸老二首
五云深处寸心悬,掖外垣西尺五天。
每见诸公调玉烛,也曾一日侍经筵。
赓歌直忆千年上,致主须归一德前。
谁道有虞非此日,明朝更理南风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云:五色祥云,古代常用来象征祥瑞。
- 寸心:指内心。
- 掖外垣:宫墙之外的地方。
- 尺五天:形容天空高远。
- 玉烛:比喻皇帝的恩泽。
- 经筵:古代皇帝听讲经史的地方。
- 赓歌:继续歌唱,引申为继续作诗。
- 致主:指辅佐君主。
- 一德:指纯一的德行。
- 有虞:指虞舜,古代贤君。
- 南风弦:比喻治理国家的和谐之音。
翻译
五色祥云深处,我的内心牵挂着,宫墙之外的天空高远。 常常看到诸位大臣调整国家的恩泽,我也曾有一天侍奉在皇帝听讲经史的地方。 继续歌唱,直追千年前的盛世,辅佐君主必须回归纯一的德行之前。 谁说今天不是像虞舜那样的时代,明天我们将再次整理治理国家的和谐之音。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君主贤明的向往。诗中,“五云深处”和“尺五天”描绘了宫廷的庄严与高远,而“玉烛”和“经筵”则体现了皇帝的恩泽和治学之风。后两句通过对“赓歌”和“致主”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盛世的追忆和对当前政治的期望。最后,以“有虞”和“南风弦”作结,寓意着对国家美好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阳明赠方吏部归樵四首金山出示次韵 》 —— [ 明 ] 湛若水
- 《 道过南康乡人陈衮世寓于此持大字乞言捉笔答之 》 —— [ 明 ] 湛若水
- 《 冬至日一首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韵介溪太宰灵谷寺见寄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陪诸公瀛洲胜会 》 —— [ 明 ] 湛若水
- 《 翰院观莲歌和夏桂洲宗伯次韵席虚山翰长 》 —— [ 明 ] 湛若水
- 《 过高仲子思齐园中宴坐 》 —— [ 明 ] 湛若水
- 《 偶题南安王家楼上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