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循吏:遵循法度、勤政爱民的官员。
- 千秋:千年,形容时间长久。
- 鸣时:鸣叫的时刻,这里比喻贤人出现的时候。
- 王道:古代儒家所倡导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
- 民谣:民间流传的歌谣,常反映人民的心声和情感。
- 沕穆:深远而不可测的样子。
- 希夷:道家所追求的一种虚无恬淡、清静无为的境界。
- 典刑:典范,榜样。
- 乡里:家乡,本地。
- 孤踪:独特的行迹,指个人的行为和成就。
- 清献:清廉而有所贡献。
翻译
遵循法度、勤政爱民的官员千年难寻,如今又见到了贤人出现的时刻。 不要说仁义治国的理念离人心太远,且听那满载民心的歌谣。 一曲新诗传达出深远不可测的意境,三杯酒后便达到了虚无恬淡的境界。 他的行为成为家乡的典范,清廉而有贡献,足以成为百世师表。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一位勤政爱民、清廉有德的官员。诗中,“循吏千秋无续传,凤凰今复见鸣时”表达了对于这样官员的珍稀与赞美;“莫言王道人心远,且听民谣载路辞”则强调了仁义治国理念的亲近人心。后两句通过“一曲新诗”和“三杯立地”的意象,展现了官员的高尚情操和深远影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贤明官员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