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舟行赴南昌诸友之约

· 符锡
穷居谢尘鞅,散发卧繁阴。 故人移书来,千里重招寻。 拨棹向溽暑,抗言谐夙心。 严程不可缓,皎月回西林。 推蓬鉴明月,恍若闻徽音。 何况同携手,相思固不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穷居:隐居在偏僻之地。
  • 谢尘鞅:谢绝世俗的纷扰。
  • 散发:披散头发,形容闲适自在。
  • 移书:传递书信。
  • 拨棹:划桨,指乘船。
  • 溽暑:潮湿闷热的夏天。
  • 抗言:高声说话,这里指畅谈。
  • 夙心:平素的心愿。
  • 严程:紧迫的行程。
  • 皎月回西林:明亮的月亮回到西边的树林,指夜晚。
  • :照。
  • 徽音:美好的声音,这里指朋友的音讯。
  • 不任:不堪,不能承受。

翻译

隐居在偏僻之地,谢绝了世俗的纷扰,我披散着头发,躺在繁茂的树荫下。突然,远方的朋友传来书信,千里之外召唤我前去相聚。我便划起船桨,迎着潮湿闷热的夏日,畅谈着我们平素的心愿。紧迫的行程不容我拖延,明亮的月亮已经回到了西边的树林。我推开船篷,让月光照进来,仿佛听到了朋友美好的音讯。更何况,我们即将携手同行,这份相思之情,我实在难以承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片段,通过朋友来信的契机,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散发卧繁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闲适自在,“拨棹向溽暑”则体现了诗人不畏酷暑,只为与朋友相聚的决心。结尾的“相思固不任”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