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何茂才见寄

河上蒹葭夜有霜,片鸿遥下粤云长。 书中杖履君无恙,镜里头颅我已苍。 频向南溟瞻羽翮,不须关吏卜行藏。 相逢种种应非昨,故态惟存醉后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蒹葭(jiān jiā):芦苇。
  • 片鸿:比喻书信。
  • 杖履:指行走,比喻行动自由。
  • 头颅:指人的头部,这里比喻年纪。
  • 南溟:指南海。
  • 羽翮(yǔ hé):鸟的翅膀,比喻远大的志向或行动。
  • 行藏:行踪,这里指未来的命运。
  • 故态:旧时的样子或性格。

翻译

夜晚的河边,芦苇上结满了霜,一封书信从远方飘落,带着长长的粤地云彩。 信中你告诉我,你行走自如,无病无恙,而我从镜中看到自己的头发已经斑白。 我常常向南海的方向仰望,期待着你的飞翔,不需要关吏来预测我们的未来。 当我们再次相遇时,种种情景应该已非昨日,唯有醉后的我,依然保留着往日的狂放。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河上蒹葭夜有霜”和“片鸿遥下粤云长”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凄凉和书信的遥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自己的衰老和朋友的安康,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及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最后两句则带有哲理意味,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但诗人依然保持醉后的狂放,显示了诗人不羁的性格和对友情的珍视。

梁维栋

梁维栋,字完太。恩平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一六〇三)贡生,后任陕西同州州同,两视州篆,政绩大著。将不次擢,遽谢病归。寻幽山水间,吟咏自适,以寿终。有《水阁诗钞》。民国《恩平县志》卷一九有传。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