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菜为罗方伯

· 张诩
菜兮菜兮始泥蟠,一朝尚膳趋金銮。 灵根中禀天地塞,奕叶下陋桃李繁。 天然不似孤竹若,英气宜带梅君酸。 至味已实商说鼎,高韵耻荐金张盘。 当其栖迹东湖地,百钱争售如蜂攒。 及乎虎啸出扶汉,人以诸葛姓字安。 出处大节如白日,芬香广播天地间。 丹青谁此夺天巧,写入绞绡对吟坛。 吟坛主人广藩伯,知味平生作友看。 每持资斧除恶本,长扇仁风培善根。 蚤晚大拜入廊庙,即此一味呈琅玕。 顿令苍生无此色,多士和根如蔗餐。 我当为作菜君传,万古流传定不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泥蟠 (ní pán):指在泥土中蜿蜒生长。
  • 尚膳:指供奉给皇室的膳食。
  • 金銮 (jīn luán):指皇宫。
  • 灵根:指植物的根部,这里比喻菜的本质。
  • 奕叶:指繁盛的枝叶。
  • 孤竹:指孤立的竹子,比喻独特。
  • 英气:指菜的独特气质。
  • 商说鼎:商代的鼎,比喻至高无上的地位。
  • 金张盘:指华丽的盘子,比喻世俗的繁华。
  • 蜂攒 (fēng cuán):形容众多人争相购买。
  • 虎啸:比喻英雄的出现。
  • 诸葛:指诸葛亮,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 出处:指出生的地方和经历。
  • 绞绡 (jiǎo xiāo):指绘画用的细绢。
  • 广藩伯:指地方的官员。
  • 资斧:指工具,比喻手段或方法。
  • 廊庙:指朝廷。
  • 琅玕 (láng gān):指美玉,比喻珍贵。
  • 蔗餐 (zhè cān):指吃甘蔗,比喻享受甜美。

翻译

菜啊菜啊,起初在泥土中蜿蜒生长,一朝被选为皇室的膳食,便趋向金碧辉煌的皇宫。它的根部蕴含着天地的精华,繁盛的枝叶下,比桃李还要繁茂。它自然不像孤立的竹子那样独特,但其英气中带有梅花的酸涩。它的至高无上的味道已经充实了商代的鼎,其高雅的韵致不屑于献给华丽的盘子。当它出现在东湖地时,人们争相购买,如同蜂群聚集。等到英雄出现,人们便以其姓氏命名。它的出生和经历如同白日一般清晰,芬芳广播于天地之间。是谁用丹青巧妙地描绘了它,将其画在细绢上,对着吟诗的地方。吟诗的主人是广大的地方官员,他一生都知道如何品味,将其视为朋友。他经常用手段除去恶根,长扇仁风培育善根。早晚他会进入朝廷,就这一味菜献上美玉。这使得百姓不再有这种颜色,众多士人如同吃甘蔗一样享受甜美。我将为此写一篇菜的传记,万古流传,必定不会被删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菜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评价。诗中,“菜”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象征,代表了纯洁、坚韧和高雅的品质。作者通过对菜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历史典故的描绘,展现了菜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内涵。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高尚人格和道德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社会正义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情怀。

张诩

明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