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王庙三首赵佗

· 张诩
百粤提封万井,中原虎视眈眈。 昔为秦尉有状,后禅龙川果堪。 古庙低徊岁月,二陵想像禅龛。 伏腊村翁走祭,门前估客弛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粤:指古代中国南方百越族的聚居地。
  • 提封:指统治、管理。
  • 万井:形容人口众多。
  • 中原: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虎视眈眈:形容像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想要攫取。
  • 秦尉:秦朝的官职,此处指赵佗曾任秦朝的尉官。
  • 后禅:指赵佗后来禅让王位。
  • 龙川:地名,今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赵佗曾在此建立政权。
  • 果堪:确实能够。
  • 古庙:指南粤王庙,供奉赵佗的庙宇。
  • 低徊:徘徊,留恋。
  • 二陵:指赵佗的陵墓。
  • 想像:想象,怀念。
  • 禅龛:供奉佛像的小阁子,此处指供奉赵佗的地方。
  • 伏腊:古代的祭祀活动。
  • 村翁:村中的老人。
  • 估客:商人。
  • 弛儋:放下担子,指商人停下生意来祭拜。

翻译

在百粤之地,有着众多的人口和广阔的疆域,中原的势力虎视眈眈。昔日赵佗作为秦朝的尉官,有着显赫的功绩,后来禅让王位于龙川,确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古老的南粤王庙,岁月悠悠,人们在这里徘徊留恋,怀念着赵佗的陵墓。在伏腊这样的祭祀时节,村中的老人们和商人们都会来到庙前,放下手中的生意,前来祭拜。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南粤王赵佗的怀念,展现了其历史地位和影响力。诗中“百粤提封万井,中原虎视眈眈”描绘了赵佗时代的政治格局,而“古庙低徊岁月,二陵想像禅龛”则抒发了对赵佗的深切怀念。最后两句“伏腊村翁走祭,门前估客弛儋”生动地描绘了民间对赵佗的敬仰之情,体现了其在民间的深远影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怀念。

张诩

明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392篇诗文

张诩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