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亭

· 张诩
闻道坡亭迹已空,古劳都下几秋风。 神仙到处期钟鼎,出处当年恨长公。 一代文章如白日,百年心事逐飘蓬。 数声愿借辽阳鹤,唤醒英魂冥漠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坡亭:指苏轼(号东坡居士)的亭子,这里指苏轼的遗迹。
  • 古劳:古代的劳作,这里指历史的沧桑。
  • 钟鼎:古代的乐器,常用来象征富贵和权力。
  • 出处:指出仕或隐居的选择。
  • 长公:指苏轼,因其字子瞻,又称苏长公。
  • 飘蓬:飘动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辽阳鹤:传说中的仙鹤,常用来象征长寿或仙境。
  • 冥漠:幽深而不可知的地方,这里指苏轼的灵魂所在。

翻译

听说东坡亭的遗迹已经消失,古劳都经历了多少秋风。 神仙所到之处都期待着钟鼎之声,当年出仕或隐居的选择令人遗憾长公。 一代的文章如同白日般辉煌,百年的心事随着飘蓬而逝。 数声愿借辽阳的仙鹤,唤醒那深不可测中的英魂。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苏轼(东坡)的怀念及其遗迹消失的感慨。诗中,“坡亭迹已空”和“数声愿借辽阳鹤,唤醒英魂冥漠中”直接抒发了对苏轼的深切思念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通过“神仙到处期钟鼎”和“出处当年恨长公”,诗人表达了对苏轼一生选择的理解和遗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苏轼及其时代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寄托。

张诩

明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