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孝寺

· 张诩
诸寺东南此寺雄,千秋万岁祝皇躬。 风光缅想虞翻圃,明月曾来建德宫。 笔授佳名流载籍,菩提古色上金容。 风幡一味禅和诀,世没卢能谁指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光孝寺: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是岭南地区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
  • 千秋万岁:指极长的时间,常用来祝愿皇帝长寿。
  • 虞翻圃:虞翻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士,其圃指的是他的园林,这里可能指光孝寺周围的风光。
  • 建德宫:可能是指光孝寺内的某个宫殿或建筑。
  • 笔授:指通过书写传授知识或智慧。
  • 菩提:佛教术语,指觉悟的智慧。
  • 金容:指佛像的金色面容。
  • 风幡:佛教用语,指风中的旗帜,常用来比喻佛教的教义随风传播。
  • 禅和诀:禅宗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 卢能:即慧能,唐代禅宗六祖,这里指禅宗的高僧。

翻译

在东南的众多寺庙中,这座寺庙最为雄伟,千秋万代都祝愿皇帝长寿。风光让人怀念虞翻的园林,明月曾经照耀过建德宫。通过书写传授的佳名流传于史册,菩提的古老色彩映照在佛像的金色面容上。风中的旗帜是禅宗的教义,世上没有慧能这样的高僧,谁能指引方向呢?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光孝寺的雄伟和历史悠久,通过提及虞翻圃和建德宫,诗人表达了对光孝寺周围风光和历史的怀念。诗中“笔授佳名流载籍,菩提古色上金容”描绘了佛教文化的传承和佛像的庄严。最后两句则表达了禅宗教义的深远和禅宗高僧的难得,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敬仰。

张诩

明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