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犯 · 立夏咏梅子用清真梅花韵

亚枝低,累累挂绿,秀才卖风味。绀珠匀缀,忆嚼徵含宫,龋齿妍丽。佳人手摘檐牙倚。吞酸私自喜。记前月、红潮初尽,香篝曾共被。 心中难抛撇仁儿,春山皱蜇得,和愁憔悴。还可惜,双头打,流莺同坠。难苏醒、日长人困,刚脆滴、樱桃浓睡里。巧一阵、楝花风过,吹芳魂似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亚枝低:形容树枝低垂。
  • 累累挂绿:形容果实累累,挂满绿色的枝头。
  • 绀珠匀缀:绀(gàn),深青色;形容果实像均匀点缀的深青色珠子。
  • 嚼徵含宫:徵(zhǐ),古代五音之一;宫,古代五音之一;这里形容品尝梅子的感觉。
  • 龋齿妍丽:龋(qǔ),蛀牙;形容梅子甜美,即使有蛀牙也觉得美丽。
  • 檐牙:屋檐的边缘。
  • 吞酸私自喜:形容吃梅子时的酸味和个人的喜悦。
  • 红潮初尽:形容女子月经初止。
  • 香篝曾共被:香篝,熏香用的笼子;形容曾经与某人共用香篝。
  • 春山皱蜇得:春山,指女子的眉头;皱蜇,皱眉;形容因忧愁而皱眉。
  • 双头打:形容梅子成熟时两个果实相连。
  • 流莺同坠:流莺,飞翔的黄莺;形容黄莺与梅子一同落下。
  • 楝花风:楝(liàn),一种树;形容楝花开放时的风。

翻译

树枝低垂,绿色的梅子累累挂满枝头,像是秀才卖弄的风味。深青色的果实均匀点缀,回忆起品尝梅子的感觉,即使有蛀牙也觉得美丽。佳人手摘梅子,倚靠在屋檐边,私下里因梅子的酸味而感到喜悦。记得前一个月,月经初止,曾与某人共用香篝。

心中难以忘怀梅子的仁儿,春天的眉头因忧愁而皱起,显得憔悴。还可惜,双头的梅子成熟时,与飞翔的黄莺一同落下。难以苏醒,日长人困,刚脆的梅子在樱桃浓睡中滴落。巧妙地,一阵楝花风吹过,吹拂着芳香的灵魂,如同水一般。

赏析

这首作品以立夏时节的梅子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梅子的风味和与之相关的情感记忆。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如“绀珠匀缀”形容梅子的外观,“嚼徵含宫”形容品尝梅子的感觉,以及“春山皱蜇得”形容因忧愁而皱眉的女子。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梅子的喜爱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注释

  • 亚枝:较低矮的树枝。
  • 累累:形容梅子一串串的样子。
  • 秀才:古代对读书人的称呼,这里指梅子的风味。
  • 绀珠:青蓝色的珍珠,形容梅子。
  • 徵含宫:音乐术语,这里指梅子的味道清甜。
  • 龋齿:蛀牙,这里形容梅子酸甜可口。
  • 檐牙:屋檐边,这里指梅树上的位置。
  • 红潮:此处比喻女子面颊的红润,春天的生机。
  • 香篝:熏香的笼子,这里指香气。
  • 仁儿:古人常以“仁”比喻梅子,此处指梅子。
  • 春山皱蜇:形容春色如皱褶,愁绪使人心情抑郁。
  • 流莺:飞鸟名,此处借指春天的美景。
  • 楝花:一种春季开花的植物,其花有浓郁香气。
  • 芳魂似水:形容香气随风飘散,如流水般轻盈。

翻译

低矮的树枝上,挂着一串串绿色的梅子,就像秀才展示着他们的风味。那青蓝的梅子均匀地挂在枝头,仿佛是精心装饰的珍珠,让人想起清甜的滋味,连牙齿都感到美丽。美人站在屋檐下,亲手摘下梅子,品尝着酸甜,心中暗自欢喜。记得上个月,红润的脸庞刚刚褪去,我们曾一起享受过梅香的熏陶。

心中难以割舍这梅子的甜蜜,春天的山色因愁绪而显得皱缩,连人都变得憔悴。更可惜的是,那些熟透的梅子,如同双头的鸟儿与流莺一同落下。在漫长的白天中,人困意沉沉,只有樱桃在浓睡中滴落汁液。忽然一阵楝花的香气吹过,那芬芳的灵魂似乎随风飘散,如流水般消逝。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立夏时节梅花子的美妙景象,通过对梅子的生动描绘,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甜美。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将梅子比作秀才、绀珠和美人,展现了梅子的诱人风采。同时,通过回忆与女子共享的时光,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词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春光的消逝、梅子的凋零,以及人的憔悴,都寓言了时光易逝和人事无常的主题。最后,楝花风的出现和芳魂如水的比喻,更是营造了一种凄美而感伤的氛围。

彭孙贻

明末清初浙江海盐人,字仲谋,一字羿仁。明拔贡生。父以守土死于赣州,奔走求遗骸,布衣蔬食二十余年。后家居不出。诗词均工。乡人私谥孝介先生。有《茗斋集》、《茗斋诗馀》等。 ► 35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