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前一日与兰溪童叔京集饮番禺署中分韵

· 梁宪
疏雨过城头,城高易感秋。 明朝重九节,动我故乡愁。 世乱同为客,天涯此唱酬。 晚晴山月上,洗盏更登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九: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兰溪:地名,今浙江省兰溪市。
  • 童叔京:人名,诗人的朋友。
  • 番禺:地名,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 署中:官署中,即政府机关内。
  • 分韵:古代文人聚会时,按照一定的韵脚分配诗句,各自作诗。
  • 疏雨:稀疏的小雨。
  • 城高:城墙高耸。
  • 世乱:时局动荡,社会不安。
  • 同为客:都远离家乡,作为客人。
  • 天涯:极远的地方,这里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 唱酬:互相赠答诗作。
  • 晚晴:傍晚天气晴朗。
  • 山月:山间的月亮。
  • 洗盏:清洗酒杯,准备再次饮酒。
  • 更登楼:再次登上楼台。

翻译

稀疏的小雨过后,我站在高耸的城头,城墙显得更加容易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远方的故乡,愁绪油然而生。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我和童叔京都远离家乡,作为客人在这遥远的天涯相聚,互相赠答诗作。 傍晚天气晴朗,山间的月亮升起,我们清洗酒杯,准备再次饮酒,并登上楼台欣赏美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前夕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通过城头疏雨、高城感秋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局动荡的感慨。诗中“世乱同为客,天涯此唱酬”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透露出对乱世的无奈。最后,晚晴山月的美景和洗盏更登楼的举动,为诗篇增添了一抹亮色,也体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梁宪

梁宪,字绪仲。东莞人。明思宗崇祯间任推官。后栖隐罗浮。著有《梁无闷集》、《黄冠闷语》。事见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二二。梁宪诗,以北京图书馆藏清初刻本《梁无闷集》为底本。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