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徐德望写扇上

· 张羽
南州高士忽相见,求我为画白团扇。 戏拈秃笔扫云山,顷刻终南眼中见。 昨夜西风起天末,坐使清凉夺炎热。 劝君此扇莫弃捐,不用留取待明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州:泛指南方地区。
  • 高士:指志行高洁之士。
  • 白团扇:古代常用的一种扇子,多用竹或木制成框架,覆以白色绢或纸。
  • 戏拈:随意拿起。
  • 秃笔:笔尖磨损的毛笔,常用来形容简陋或随意的画法。
  •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景。
  • 顷刻:极短的时间。
  • 终南:终南山,位于陕西省,是中国著名的山脉,常用来象征高远或隐逸。
  • 天末: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 清凉:凉爽,与“炎热”相对。
  • 弃捐:抛弃。

翻译

在南方的一个地方,我突然遇到了一位志行高洁的朋友徐德望,他请求我为他画一把白团扇。我随意拿起一支磨损的毛笔,开始在扇上勾勒云雾缭绕的山景,不一会儿,扇面上就出现了终南山的景象。昨晚,西风从天边吹来,使得这把扇子能够驱散炎热,带来凉爽。我劝徐德望不要丢弃这把扇子,即使不用,也可以留到明年。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为友人画扇的情景,展现了作者的绘画才能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戏拈秃笔扫云山”一句,既表现了作者绘画时的随意与自如,也透露出一种不拘小节的艺术态度。末句“劝君此扇莫弃捐,不用留取待明年”,则体现了作者对这份友情的期望,希望这份情谊能像扇子一样,即使暂时不用,也能长久保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艺术的热爱。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