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桂阳朱则之欧启河得白石壁澄潭作仰泉楼喜而赋之二首

心似澄潭水,潭底日涓涓。 即此观生得,何须更仰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涓涓 (juān juān):细水缓流的样子。
  • 生得:此处指领悟、体会。

翻译

我的心如同清澈的潭水,潭底细水缓缓流动。 从这景象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何须再去仰望那泉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与生活哲理的深刻领悟。诗人将心比作澄潭,形容其清澈宁静,而潭底的涓涓细流则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不息。后两句表明,诗人已从这自然景象中得到了生活的启示,无需外求,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重视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