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丁未: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这里指的是明朝时期的一个具体年份。
- 预留:提前留下,这里指提前留下诗句或信息。
- 洪觉山、方明谷: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吟风弄月:形容文人雅士在自然风光中吟诗作赋,享受闲适生活。
- 罗浮臈:罗浮山,位于广东省,臈(là)是古代对腊月的称呼,这里可能指诗人在罗浮山度过腊月。
- 子旋: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意为回旋、归来。
翻译
在丁未年的八月十三日夜晚,我在枕上预先留下了这首诗给洪觉山和方明谷。 我沿着四千里的花路,询问着柳树,同时享受着风和月的美景,与两位贤士一同吟诗作赋。 我在西樵山住过,又在罗浮山度过了腊月,现在我期待着春风的到来,好送子旋归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诗中“问柳随花路四千”描绘了诗人漫步于花间小路,与自然亲近的情景。“吟风弄月有双贤”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诗意生活的画面。后两句“西樵住过罗浮臈,待得春风送子旋”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期盼,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珍视。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官源五景为洪侍御峻之五首洪鹿田 》 —— [ 明 ] 湛若水
- 《 李宫谕母太淑人八十寿诞 》 —— [ 明 ] 湛若水
- 《 董东湖道卿母挽 》 —— [ 明 ] 湛若水
- 《 喜觉山洪大巡来访朱明洞天遂讲于青霞洞次来韵答之 》 —— [ 明 ] 湛若水
- 《 大行人柯子归寿其大人云门先生七十华诞 》 —— [ 明 ] 湛若水
- 《 宿借眠庵题壁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东溪辞四章 》 —— [ 明 ] 湛若水
- 《 寿大司空蒋公石庵七十华诞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