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刘瑞葵见寄

· 张诩
潇飒颠毛任雪侵,八溟波杳笛声沈。 秋临钓舫连阴雨,目断浮云怅古今。 隔郡远劳诗见寄,别君长是梦相寻。 潮阳东望不知处,慢把衷情托素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潇飒:形容风声或风吹动树木的声音。
  • 颠毛:指头顶的头发。
  • 八溟:指八方之海,比喻极远的地方。
  • :深远,不见踪影。
  • 钓舫:钓鱼的小船。
  • :感到失落或遗憾。
  • 衷情:内心的情感。
  • 素琴:没有装饰的琴,常用来象征清高或淡泊。

翻译

风声潇飒,我的头发任由雪侵,八方之海的波涛遥远,笛声深沉。秋天临近,钓船上连绵阴雨,目光所及,浮云遮断,我怅然地思索着古今之事。隔着郡县,你远道而来寄来诗篇,与你分别后,我总是在梦中寻找你的身影。向东望去,潮阳的方向已不知何处,我缓缓地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素琴之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深秋的孤寂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诗中,“潇飒颠毛任雪侵”一句,既表现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八溟波杳笛声沈”则通过远方的笛声,加深了这种遥远与深沉的情感。后两句通过对钓舫、浮云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古今变迁的怅惘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张诩

明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