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也形容寂寞凄凉。
- 金飙:秋风。
- 苇芦:芦苇。
- 书剑:书和剑,代表文武双全,也指旅途中的文墨和兵器。
- 半长途:半途,未完的旅途。
- 浊浪:浑浊的波浪。
- 三岛: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岛。
- 目断:目光所及之处,看不到。
- 虹桥:彩虹般的桥梁。
- 五湖:泛指中国南方的五大湖泊,也常用以指代江南地区。
- 云白雁来:形容秋天天空高远,雁群南飞的景象。
- 人对酒:与人共饮。
- 花开秋尽:秋天即将结束,花儿仍在开放。
- 客思鲈:指客居他乡的人思念家乡的鲈鱼,寓意思乡之情。
- 留滞:停留,滞留。
- 异地同声:在不同的地方却有相同的心声。
翻译
秋风萧瑟,吹动着芦苇,我怎能忍受这半途中的书剑旅途。 天边连接着浑浊的波浪,仿佛浮现出传说中的三座仙岛,目光所及之处,看不到那彩虹般的桥梁,它似乎横跨在江南的五大湖泊之上。 天空高远,雁群南飞,我与人共饮,花儿在秋天的尽头依然开放,我这客居他乡的人,不禁思念起家乡的鲈鱼。 相逢之时,不要感叹停留的无奈,因为在不同的地方,我们有着相同的心声,自然不会感到孤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的江上景色,通过“萧瑟金飙”、“浊浪浮三岛”等意象,传达出旅途中的孤寂与思乡之情。诗中“云白雁来人对酒”与“花开秋尽客思鲈”两句,既展现了秋日的宁静美景,又透露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结尾的“相逢莫漫嗟留滞,异地同声自不孤”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异地相遇的理解与慰藉,体现了诗人豁达的情怀。
梁若衡
梁若衡,字简臣,一字包山。顺德人。亭表子。明思宗崇祯十三年(一六四〇)特赐进士。授永福令,以忧归。迁左州知州,不赴。清兵下广州,与陈子壮谋举兵,事泄,被执死。乾隆中赐谥“节悯”。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五有传。
► 5篇诗文
梁若衡的其他作品
- 《 署西始辟草岸多植荪枝物外萧然清閒徐步援笔赏之 》 —— [ 明 ] 梁若衡
- 《 旅次 》 —— [ 明 ] 梁若衡
- 《 三水送家大人之任北雍时十月之望 》 —— [ 明 ] 梁若衡
- 《 三水送家大人之任北雍时十月之望 》 —— [ 明 ] 梁若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