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村居二首

风摇蔹蔓响高檐,装裹残书手自签。 凤管玉楼邀素月,碧筒深树遣朱炎。 东皋过雨施长屐,南亩逢秋试短镰。 筮仕廿年家食半,独于山水性非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蔹蔓(liǎn màn):一种蔓生植物。
  • 装裹:整理,收拾。
  • 手自签:亲手整理。
  • 凤管:指乐器,这里特指箫。
  • 玉楼:指华美的楼阁。
  • 碧筒:指用竹筒饮酒。
  • 朱炎:炎热的太阳。
  • 东皋:东边的田野或高地。
  • 南亩:指南边的田地。
  • 筮仕:通过卜筮选择官职,这里指做官。
  • 家食:指在家中生活,不外出做官。

翻译

风摇动着高檐上的蔹蔓,发出声响,我亲手整理着残破的书籍。在华美的楼阁中,我吹奏箫管,邀请皎洁的月光共赏,用竹筒在深树下饮酒,驱散炎热的阳光。东边的田野经过雨水的滋润,我穿上长屐漫步其上,南边的田地在秋天来临之际,我试着使用短镰收割。我做官二十年,有一半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唯独对山水的热爱,我从不吝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日村居的宁静生活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风摇蔹蔓响高檐”等句生动地勾勒出了乡村的夏日景象,而“凤管玉楼邀素月”等句则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趣。最后两句“筮仕廿年家食半,独于山水性非廉”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淡漠和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

张邦奇

明浙江鄞县人,字常甫,号甬川,别号兀涯。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检讨,出为湖广提学副使。嘉靖间为吏部侍郎,人不可以干私。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学宗程朱,躬修力践。与王守仁友善,论学则不合。卒谥文定。有《学庸传》、《五经说》、《兀涯汉书议》、《环碧堂集》、《纾玉楼集》及《四友亭集》。 ► 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