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诗十首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春雨楼头尺八箫:春雨时节,楼头有人吹奏尺八(古代的一种竹制管乐器)。
  • 浙江潮:指钱塘江潮,浙江是钱塘江的别称,因其发源于浙江省。
  • 芒鞋破钵:形容僧侣或行者所穿的草鞋和破旧的饭碗。
  • 无人识:没有人认出他。
  • 踏过樱花第几桥:走过哪些盛开樱花的小桥。

翻译

在春雨绵绵的楼阁上,有人吹着尺八悠扬的曲调。不知何时才能再回到浙江,去看那壮观的钱塘江潮水。穿着破旧的草鞋,手持破碗,没人能认出我这流浪者的身份,只知道我已走过多少座开满樱花的小桥。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和音乐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独自漂泊的僧侣形象。诗人通过“春雨楼头尺八箫”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寂寥而富有诗意的氛围。他怀念家乡的钱塘江潮,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知未来的迷茫。同时,“芒鞋破钵无人识”揭示了诗人的身份,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隐逸情怀。"踏过樱花第几桥"则暗示了诗人行迹不定,生活漂泊,但内心却保持着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学。

苏曼殊

苏曼殊

苏曼殊,原名玄瑛,字子谷,后为僧,号曼殊。广东香山(今中山)人,留学日本,漫游南洋各地。能诗文,善绘画,通英、法、日、梵等文,曾任报刊编辑及学校教师。与章炳麟、柳亚子等人交游,参加南社。诗悱恻芬芳,又以浅近文言作小说,有《断鸿零雁记》、《碎簪记》等,并翻译拜伦、雨果等人作品。有《苏曼殊全集》。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