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谢大方伯太蒙王公四首

访古今看到五羊,贲禺丛桂郁苍苍。 寒枝自爱清霜苦,润叶翻沾湛露瀼。 招似淮王能好士,佩同楚客独怜芳。 干旌岩穴无多见,分俸何劳借壁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贲禺(bì yú):番禺的古称。
  • (ráng):露水多的样子。
  • 楚客:指屈原,亦泛指客居他乡的人。
  • 干旌:旌旗的一种。

翻译

我遍访古今来到了五羊之地,番禺这里桂树丛丛,郁郁苍苍。寒冷的树枝自己喜爱清霜的艰苦,湿润的树叶反而沾染上浓厚的露水。(这里的人)招揽人才如同淮南王那样喜好贤士,佩戴香草如同楚地的客人那般独自爱怜芳香。旌旗在山岩洞穴间并不多见,分取俸禄何必凭借他人的帮助呢(意思是不依赖他人的恩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番禺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描写桂树的苍郁、寒枝的坚韧、树叶的润泽,以及对当地招揽贤士和人们对美好品德的追求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对高尚品德的向往。同时,诗的最后两句也表现了作者的自立自强的精神,不依赖他人的恩赐。整首诗意境优美,用典恰当,语言简练而富有深意。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