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钟郎中嶰谷秋风竹为吴郎中题

· 韩雍
大夏之西,沅渝之阴,有地名嶰谷,产竹成修林。苍厓每见绿云起,白日不受红尘侵。 七月八月风森森,翠鸾飞舞青虬吟。瀛洲仙子振环佩,商山隐者鸣瑶琴。 行看最能远清听,入坐便可消烦襟。比来此景不易得,宦途渴想尘生心。 吴君早年登要津,此君风节素所歆。东平才子善挥洒,笔端造化留情深。 欲君宝此如南金,作官视此为规箴。此君终当遇伶伦,取之共和箫韶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嶰(xiè)谷:传说中昆仑山北谷名。
  • 沅渝:沅水和渝水。
  • 苍厓(yá):青色的山崖。
  • 翠鸾(luán):传说中的神鸟。
  • 青虬(qiú):传说中的一种龙。
  • 瀛(yíng)洲:传说中的仙山。
  • 环佩:古人所系的佩玉。
  • 瑶(yáo)琴:用玉装饰的琴。
  • 要津:重要的渡口,比喻显要的地位。
  • 歆(xīn):喜爱,羡慕。
  • 伶(líng)伦:传说为黄帝时的乐官,善制音律。
  • 箫韶(sháo):舜乐名。

翻译

在大夏的西边,沅水和渝水的南面,有个地方叫嶰谷,那里产出的竹子长成了茂密的竹林。青色的山崖常常看到绿色的云雾升腾起来,白天也不会受到世俗红尘的侵扰。

七月八月的时候,风呼呼地吹着,翠绿的神鸟飞舞,青色的龙吟唱。仙山上的仙子摇动着环佩,商山的隐士弹奏着瑶琴。

远远看去,这景色最能让人听清远处的声音,坐下来就可以消除烦闷的心情。近来这样的景色不容易见到,在官场中渴望这种美景,心中却充满了尘世的烦恼。

吴郎中早年登上了显要的职位,他向来钦佩这种竹子的风骨气节。东平的才子善于挥洒笔墨,笔端蕴含着深深的情韵。

希望你像珍惜南方的金子一样珍视这片竹林,把它作为做官的准则和箴规。这片竹林最终会遇到伶伦,取来与之共同演奏出美妙的箫韶之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嶰谷秋风竹的美景以及其蕴含的意义。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嶰谷及其竹子的描写,展现出一个清幽、宁静、不受尘世侵扰的美好境界,如“苍厓每见绿云起,白日不受红尘侵”,给人以美的感受。接着,诗人通过对风、鸟、龙、仙子、隐者等的想象,进一步烘托出这片竹林的神秘和美妙,如“七月八月风森森,翠鸾飞舞青虬吟。瀛洲仙子振环佩,商山隐者鸣瑶琴”,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吴郎中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期望。诗人认为吴郎中早年登上要津,应该珍视竹子的风节,将其作为做官的规箴。最后,诗人希望这片竹林能遇到知音伶伦,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寓意着美好的事物能够得到赏识和发挥其价值。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为官之道的思考。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