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庙

养虎自遗天下患,汉高圜转用张良。 蒯生好似鸿门玦,不必登坛论项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圜转:这里指灵活应对、巧妙周旋(huán zhuǎn)。
  • 蒯生:指蒯通,秦汉之际的辩士。
  • 玦(jué):古时佩戴的玉器,环形,有缺口。

翻译

饲养老虎(指封韩信为王)自己给自己留下了天下的祸患,汉高祖刘邦灵活应变起用了张良。蒯通就好像鸿门宴上的玉玦,暗示危险(指他曾劝韩信反汉),不必登上高台评论项王。

赏析

这首诗以韩信庙为背景,探讨了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和事件。诗中提到刘邦封韩信为王,却给自己留下了隐患,而刘邦能够灵活运用张良来应对局面。作者将蒯通比作鸿门宴上的玉玦,暗示他的言行如同玉玦所象征的危险信号,认为蒯通劝韩信反汉的行为,不必过多地去议论和评判项王。整首诗简洁明了,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简练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这段历史的看法和思考,反映了在权力斗争中各种人物的角色和命运,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教训。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