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邸有怀

帝国云天上,乡关渺何许? 城头日色黄,隔壁闻吴语。 忽忽有所思,默默久延伫。 人情别离好,共处谁怜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dǐ):旅舍。
  • :遥远。
  • 何许:何处,什么地方。
  • 延伫(yán zhù):久立,久留。

翻译

在京城的旅舍中,我心怀感慨。京城宛如在云端之上,我的家乡却在遥远的不知何处。城头上的阳光呈现出昏黄之色,隔壁传来吴地的方言。我心中忽然有所思索,默默地长久站立着。人们常说别离是好的,可当共处之时,又有谁来怜惜你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京城旅舍中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的首句描绘了京城的高远,与家乡的遥远形成鲜明对比,烘托出诗人的羁旅之愁。“城头日色黄”营造出一种昏黄、压抑的氛围。“隔壁闻吴语”则以听到的吴地方言,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索和孤独感,以及对人情冷暖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将诗人的复杂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归有光

归有光

归有光,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