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里瞻拜圣庙旋谒圣林恭纪

齐心过阙里,肃肃拜垂旒。 庙与东山峙,墙萦泗水流。 三千周礼乐,二百鲁春秋。 趋鲤庭仍在,绂麟事讵悠。 奎文浮殿阁,云气护松楸。 筑室人空往,升堂迹可求。 楷枯滋雨露,桧老结龙虬。 祀以一牢重,教垂六籍收。 乾坤惭后死,日月仰前脩。 瞻礼不能已,低回再欲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阙里(quē lǐ):孔子居住的地方。在今山东曲阜城内阙里街。
  • 垂旒(chuí liú):古代帝王贵族冠冕前后的装饰,以丝绳系玉串而成。这里借指孔子,意寓其神圣庄严。
  • 东山:这里指峄山,在曲阜城东南。
  • 泗水流:泗水,位于山东省中南部,流经曲阜。
  • 趋鲤庭:指受父亲教诲。
  • 绂麟(fú lín):绂,系印章或佩玉用的丝带,借指官印。麟,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象征祥瑞。绂麟此处指孔子作《春秋》绝笔于“获麟”之事。
  • 奎文:奎星的纹理。旧称帝王诗文书画和住居处所为奎文,这里指孔庙的文章、书画等文化遗产。
  • 松楸(sōng qiū):松树与楸树。墓地多植,因以代称坟墓。
  •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
  • 六籍:即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 (xiū):同“修”,原指干肉,引申为长条干肉,这里是借指先圣的品德、学问像干肉一样珍贵,值得后人学习和敬仰。

翻译

我们齐心来到阙里,怀着崇敬的心情恭敬地参拜那神圣庄严的孔夫子。 孔庙与东山对峙而立,围墙环绕着泗水悠悠流淌。 孔子倡导的周礼乐有三千之多,鲁国的历史在《春秋》中记载了二百余年。 到受父教的鲤庭依然还在,孔子作《春秋》绝笔于获麟之事怎能被遗忘。 孔庙的殿阁上闪耀着奎星的纹理,云气萦绕着墓地的松树和楸树。 当年孔子筑室讲学,人虽已远去,但他升堂授课的事迹仍可追寻。 枯干的楷木受到雨露的滋润,古老的桧树盘结犹如龙虬。 用一头牲畜祭祀,重视这种礼仪,孔子的教诲通过六经得以传承和收藏。 面对天地,我为自己晚生于孔子而惭愧,仰望前贤,像日月般光辉的品德让我敬仰。 我瞻仰礼拜难以停止,徘徊留恋,还想再次停留。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瞻拜圣庙、谒圣林的经历为线索,描绘了孔庙的庄严雄伟、孔子的伟大功绩以及诗人对孔子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阙里、垂旒、东山、泗水、趋鲤庭、绂麟、奎文、松楸等,使诗歌充满了历史文化的底蕴。同时,通过对孔庙建筑、文化遗产以及孔子教育思想的描述,表达了对孔子的尊崇和对儒家文化的传承。诗的语言古朴典雅,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孔子的敬仰之情难以遏制,想要再次停留瞻仰的愿望,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