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大方伯蔡公

盛世慎蕃屏,选建重明德。 东粤滨海隅,虽远承北极。 驿道通百蛮,租税供上国。 广荫藉棠阴,四民待食息。 美哉蔡公贤,出入虔其职。 帝命长庶侯,俾作下土式。 申甫广周基,邴魏维汉室。 钜任今正同,芳猷均可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蕃屏(fān píng):屏障。喻边防重镇。
  • (yuè):古同“越”,古代称广东、广西为“两粤”。
  • (yú):角落。
  • 驿道:中国古代为传车、驿马通行而开辟的交通大道。
  • :旧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贬称。
  • 租税:旧时田赋和各种税款的总称。
  • 上国:在古代,中原地区的诸侯国称上国,这里指朝廷。
  • :庇荫。
  • :凭借。
  • 棠阴: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
  • 四民:指士、农、工、商。
  • (qián):恭敬。
  • 帝命:皇帝的命令。
  • 长庶侯:大概指地位较高的诸侯。
  • (bǐ):使。
  • 下土式:天下的典范。
  • 申甫:周代名臣申伯和仲山甫的并称,两人都是周宣王时的重臣,有安邦定国的大功。
  • 周基:周朝的基业。
  • 邴魏:指汉代邴吉和魏相,两人都是西汉名臣,以治政有方著称。
  • :维护,维持。
  • 汉室:汉朝。
  • 钜任:重大的责任。
  • (yóu):计谋,打算,谋划。
  • :准则,榜样。

翻译

在盛世之时要谨慎地设置边防重镇,选拔和建设要重视德行。东粤在滨海的角落,虽然偏远但也承接北极星的光辉。驿道通向各个少数民族地区,这里的租税供应给朝廷。广泛地庇荫依靠着良好的政治治理,士、农、工、商等百姓依赖于此生活。蔡公十分贤能,出仕和退隐都恭敬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皇帝任命他为地位较高的诸侯,让他成为天下的典范。他如同申甫般为国家奠定根基,像邴魏一样维护国家的安定。现在他肩负着重大的责任,美好的谋略都可以作为准则。

赏析

这首诗是对大方伯蔡公的赞美。诗的开头强调了在盛世时边防重镇的重要性以及选拔人才的标准。接着描述了东粤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其对朝廷的贡献。然后着重赞扬了蔡公的贤能,他的职责履行得恭敬认真,且得到皇帝的重用,被视为天下的典范。诗中还将蔡公与历史上的名臣申甫、邴魏相提并论,突出了他的重要地位和杰出才能,以及他对国家的重大责任和其谋略的价值。整首诗语言古朴,用典恰当,通过对蔡公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贤能之士的敬仰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