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二王: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
- 挥毫:指写毛笔字或作画。毫(háo),毛笔的代称。
- 墨池:洗笔砚的池子。传说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池边习字,池水尽黑。
- 棹(zhào):船桨,这里指船。
翻译
学习到了新书体,可与二王的书法水平相媲美,常常在墨池旁挥笔书写。 来自西方的行客所乘之船曾从此处经过,这里的景色如诗如画,风吹过,云烟弥漫,满路飘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乡人袁仲玉的书法艺术以及其所处环境的美好。前两句通过“学得新书逼二王”和“挥毫常在墨池旁”,表现出袁仲玉在书法上的勤奋努力和高超技艺,将他的书法与东晋书法大家二王相提并论,凸显了其书法水平之高。后两句则以景衬人,“西风客棹曾经过,吹出云烟满路香”,描绘了船只经过时的情景,云烟弥漫,香气四溢,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也从侧面烘托出袁仲玉的高雅气质和他所居住环境的宜人。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书法和风景的描写,展现了对袁仲玉的赞美之情。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
韩雍的其他作品
- 《 题湖口下钟岩白云亭 》 —— [ 明 ] 韩雍
- 《 宁波周御史父母双挽 》 —— [ 明 ] 韩雍
- 《 山行即事有感二首寄李九川 》 —— [ 明 ] 韩雍
- 《 送夏官郎中叶廷茂还京 》 —— [ 明 ] 韩雍
- 《 二载无暇至龙泉比至慰问父老吏循民安殊无一事皆上之赐也晚步中庭喜而有感口占一绝 》 —— [ 明 ] 韩雍
- 《 寄弋阳致政李少卿四首 》 —— [ 明 ] 韩雍
- 《 挽琴川钱恒轩先生 》 —— [ 明 ] 韩雍
- 《 赠南海张行人戟 其二 》 —— [ 明 ] 韩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