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宰李公五十二始生子

· 钟芳
后先桥梓重朝班,更见孙枝臭拟兰。 神自梦中亲抱送,珠于掌上递传看。 魏家簪笏流风远,韦氏云仍奕业安。 报政有期残臈外,绕炉烹雪更团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少宰:官名,明清时为吏部侍郎的别称。读作(shào zǎi)
  • 桥梓:比喻父子。(zǐ),一种树木。
  • 朝班:古代群臣朝见帝王时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泛指朝廷官员的行列。
  • 孙枝:从树干上长出的新枝,比喻孙儿。
  • :气味,这里指香气。
  • 拟兰:像兰花一样美好,比喻子孙品德高尚美好。
  • 簪笏:古代官员用以束发插笏的饰物,比喻显贵。(zān),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hù),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 流风:前代流传下来的风尚。
  • 云仍:也作“云礽”,指远孙。
  • 奕业:伟大的事业,这里指家族的基业。
  • 报政:陈报政绩,这里指完成政务。
  • 残臈:腊月的末期,臈同“腊”(là)。
  • 团栾:团聚。

翻译

李公在五十二岁时才喜得贵子。他们父子先后在朝廷官员的行列中占据重要位置,如今更是看到孙儿如新枝般充满生机,品德如兰花般美好。在梦中,神明亲自将孩子抱来相送,李公如获珍宝,把孩子放在手掌上递相传看。魏家世代为官的显贵风尚流传久远,韦氏的远孙也能让家族的基业安稳发展。李公完成政务的期限在腊月末期之外,此时一家人围绕着炉火,烹雪团聚,其乐融融。

赏析

这首诗是为祝贺李公五十二岁得子而作,充满了喜庆和对家族美好未来的祝愿。诗的首联表达了李公父子在朝廷的地位,以及对孙儿的美好期望。颔联通过描述梦中神送子和李公对孩子的珍爱,增添了神秘和幸福的色彩。颈联提到魏家的显贵风尚和韦氏家族基业的安稳,暗示着对李公家族的祝福。尾联则描绘了李公政务完成后,一家人在腊月末期之外团聚的欢乐场景。整首诗语言优美,用典恰当,将喜悦之情与对家族的美好祝愿融为一体,给人以温馨、美好的感受。

钟芳

明广东崖州人,改籍琼山,字仲实。正德三年进士。嘉靖中累官至户部右侍郎。有《皇极经世图赞》、《续古今纪要》、《崖志略》、《钟筠溪家藏集》。 ► 6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