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唐

· 钟惺
至此始称峡,岸束江龃龉。 江势有往还,前山几茹吐。 两崖何所争,终古常相拒。 水石日夜戛,无所触而怒。 滟滪根孤危,悍流不能去。 立石如堵墙,中劈才一缕。 岸回不见江,舟行无乃迕。 舟过其隙中,乃知此其户。 还顾始自失,怃然警徒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瞿唐(qú táng):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
  • 龃龉(jǔ yǔ):此处指相互抵触。
  • 茹吐:形容山势起伏,如同吞咬又吐出。
  • (jiá):敲击。
  • 滟滪(yàn yù):滟滪堆,瞿塘峡口的险滩。

翻译

到了这里才称得上是峡谷,两岸约束着江流,相互抵触。 江水流势有去有回,前面的山峰像是在吞吐着什么。 两边的山崖在争什么呢,从古至今一直相互对峙着。 水和石头日夜相击,好像没有碰到什么却十分恼怒。 滟滪堆孤立而危险,凶猛的水流也无法将它冲走。 立着的石头如堵墙一般,中间劈开的缝隙才只有一缕。 岸边回绕看不见江水,船在行驶,莫不是走错了路。 船经过那缝隙之中,才知道这里是它的通道。 回头看时才自觉迷失,若有所失的样子,以此警示同行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瞿塘峡的险峻地势和独特景观。诗人通过对江岸、江流、山崖、水石以及滟滪堆等景物的描写,展现出瞿塘峡的雄伟与惊险。诗中的语言生动形象,如“岸束江龃龉”“前山几茹吐”等,将山水的形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行程中潜在危险的警觉。整首诗意境宏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让读者感受到了瞿塘峡的独特魅力。

钟惺

明湖广竟陵人,字伯敬,号退谷。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行人,历官南京礼部主事。租秦淮水阁读史,记其心得为《史怀》。官至福建提学佥事。其诗矫袁宏道辈浮浅之风,幽深孤峭流于镵削。与同里谭元春评选《唐诗归》、《古诗归》,以此得大名,时称“竟陵体”。晚逃于禅。另有《诗合考》、《毛诗解》、《钟评左传》、《隐秀轩集》、《名媛诗归》、《宋文归》、《周文归》。 ► 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