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发九湾至归州

· 钟惺
乱山无清晓,云水但稠浊。 累日行重岚,丛密何由豁。 安知兹壁外,不有朝暾跃。 颓云初离洞,流出将焉托。 岭半一人家,如鸟巢阿阁。 人语向空濛,烟火出冥漠。 隔江望秭归,残阳见井郭。 胡为既济后,昏暮犹墟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湾:地名。
  • 归州:古州名。
  • 稠浊:混浊。
  • 重岚:浓重的雾气。(“岚”读作“lán”)
  • :开阔。
  • 朝暾(“暾”读作“tūn”):初升的太阳。
  • 颓云:残云。
  • 阿阁:高大的楼阁。
  • 空濛:迷茫缥缈的样子。
  • 冥漠:昏暗的样子。
  • 秭归:地名。
  • 井郭:有井水的城邑。

翻译

杂乱的山峦没有清晨的清朗,云和水只是一片混浊。 连日行走在浓重的雾气中,丛生的密林怎样才能变得开阔呢? 怎知这山壁之外,没有朝阳跳跃升起。 残云刚从山洞飘出,流出后又将依托何处呢? 半山腰有一户人家,如同鸟在高大的楼阁上筑巢。 人们的话语在迷茫缥缈中回响,烟火从昏暗之中升起。 隔着江遥望秭归,残阳映照着有井水的城邑。 为什么已经过河之后,黄昏时分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村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九湾至归州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先写了路途中山水的混沌与艰难,体现出行程的艰辛。接着,通过对残云、朝暾的描述,增添了一些变化和希望。山中人家的出现,带来了一丝烟火气息,但整体氛围仍显孤寂。最后,诗人望着隔江的秭归城,感慨黄昏时的村落依然荒凉。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景色,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钟惺

明湖广竟陵人,字伯敬,号退谷。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行人,历官南京礼部主事。租秦淮水阁读史,记其心得为《史怀》。官至福建提学佥事。其诗矫袁宏道辈浮浅之风,幽深孤峭流于镵削。与同里谭元春评选《唐诗归》、《古诗归》,以此得大名,时称“竟陵体”。晚逃于禅。另有《诗合考》、《毛诗解》、《钟评左传》、《隐秀轩集》、《名媛诗归》、《宋文归》、《周文归》。 ► 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