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少宰
北门学士风骨清,绶霞佩月游逢瀛。宁亲万里荷君宠,龙光照耀溪山明。
溪山信足娱,岂为木石伍。悠悠游子情,承颜恋朝暮。
悬知富贵遥相违,不若贫贱常相依。燮调台鼎在咫尺,轩然似脱樊笼羁。
辞荣更得荣归去,留题旧识相如柱。寿筵岁岁乐清时,日华长映黄金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北门学士:唐代设立的学士,此处借指有才华的文人。
- 绶霞佩月:形容服饰华丽,佩戴着如霞般的绶带和如明月般的佩饰。“绶”(shòu)
- 逢瀛:遇到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美好的境遇。
- 宁亲:使父母安宁。
- 承颜:顺承尊长的颜色,指侍奉父母。
- 燮调(xiè tiáo):协调、调和。
- 台鼎:古代称三公或宰相为台鼎,这里指朝廷的重要职位。
- 轩然:形容高昂的样子。
- 樊笼羁:樊笼,关鸟兽的笼子,比喻受束缚不自由的境地;羁(jī),束缚。
翻译
有一位北门学士,他的风骨清正,身佩绶带如霞、月般的佩饰,畅游在如神仙之境般的美好地方。他不远万里去使父母安宁,这是承蒙君王的恩宠,他的荣耀如龙光一般照耀着溪山,使其明亮起来。 溪山确实足以让人娱乐,但怎可为木石之辈为伍呢。悠悠的游子之情,是想承欢父母膝下,从早到晚地侍奉他们。 深知富贵与自己相距遥远,倒不如认为贫贱时能常常相互依靠。协调朝廷重要职位之事近在咫尺,他高昂的样子就像摆脱了樊笼的束缚。 辞去荣耀却能更荣耀地归去,在旧日相识的相如柱上留下题字。寿筵年年都在清平欢乐之时,太阳的光辉长久地映照着黄金酒杯。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张少宰的,对其进行了赞美和祝福。诗的开头描绘了张少宰的风采和荣耀,他的风骨清正,受到君王恩宠,光彩照人。接着表达了游子对父母的思念和侍奉之情,以及对富贵和贫贱的看法,认为贫贱时的相互依靠更为珍贵。然后提到张少宰有能力胜任朝廷要职,仿佛摆脱了束缚。最后描述了他荣耀归乡,留下题字,以及寿筵上的欢乐情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张少宰的刻画,展现了他的品德、才华和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