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叟答问
注释
- 憨叟(hān sǒu):作者自称。
- 孤眇(gū miǎo):孤单无依。
- 杕杜(dì dù):孤立的树木,这里喻指孤独的自己。
- 铅素:用于书写的铅粉笔和绢帛,借指写作。
- 文石陛:宫殿前的石陛,这里指朝廷。
- 宣闽路:去福建宣谕的道路,这里指被贬官去福建。
- 嵚崟(qīn yín):高峻的样子。
- 昧昧:昏暗不明的样子。
- 迟回:迟疑徘徊。
- 荷推汲:承蒙推举提拔。
- 乘且负:辜负别人的期望。
- 英俊:才智杰出的人。
- 泥陈矩:拘泥于陈旧的规矩。
- 贲镛(bì yōng):大钟和大钟。这里比喻自己才能平庸。
- 恧(nǜ):惭愧。
翻译
有客人问我这个憨叟,我孤单无依,如孤独的树木般忧伤。我没有一项专长,只是徒然从事写作之事。我初登朝廷的宫殿,却已被贬斥到福建的道路上。一路上高峻艰难,前途昏暗,我窘迫地迟疑前行。迟缓徘徊中承蒙别人的推举提拔,但最终还是惭愧自己辜负了期望。长安城里有许多才智杰出的人,晚年有幸能与他们相遇。我不奢求拘泥于陈旧的规矩,却最终很少有人依附我。我固执地坚持自己的孤立之态是很困难的,不同的见解招致了别人的猜忌和嫉妒。沉迷于读书只为自己带来累赘,没有益处反而自我耽误。憨叟回答客人的问题,您的话又有什么冒犯之处呢。圣明的统治实现大一统,神明的教化超越远古。像尧舜那样垂衣而治,天下兴隆,远方的国家都来朝拜,各种野兽也翩翩起舞。在朝廷的廊庙中担任辅佐之职的,都是皋陶、夔、方叔、召虎这样的贤臣。而我参与其中,就像大钟之间的蛙鸣,自惭形秽。整天在朝堂上进退,心怀惭愧,没有一点贡献。曾经有人不理解我,认为我想攀附权贵。我像雉鸡的羽毛一样珍视自己,光明磊落,我怎敢辜负自己的初心。我自惭不如日月星辰般明亮,又害怕惹得鬼神发怒。我将停止前行,实现自己最初的志向,像樊笼里的兔子一样挣脱束缚,跳跃而出。在溪山之间自由闲适地游玩,在花丛间吟诗作啸,任情自得。
赏析
这首诗以憨叟与客的问答形式,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人生经历和处境的感慨。诗中先描述了自己的孤独和在仕途上的坎坷,初入朝廷却遭贬斥,虽有过被提拔的机会,但仍感愧疚。接着提到在长安虽有才俊,但自己因不墨守陈规而少有人依附,还因独特见解遭人猜忌嫉妒。作者反思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困扰,但也表明自己会坚守初心,不会攀附权贵。最后,表达了对圣明统治的赞美,同时感叹自己在朝堂上的微不足道,决定回归自然,追求自由闲适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比和比喻等手法,生动地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