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旧隐为锡山钱津赋

· 韩雍
遁迹湖山几世同,湖山移在故园中。 画图不假丹青笔,疏凿真如造化功。 孤阜未荒和靖业,钓台常仰子陵风。 逸民自古关风教,采录重烦太史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遁迹(dùn jì):指隐居。
  • 丹青笔:绘画的笔,这里指画家的画笔。
  • 疏凿:疏通开凿。
  • 孤阜:孤立的土山。
  • 和靖业:指林逋(bū)的隐居之事。林逋,字君复,谥号和靖,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 子陵风:指严子陵的风范。严子陵,名光,东汉著名隐士,曾隐居垂钓。

翻译

在湖山隐居的情况世代相同,如今将湖山之景移到了自己的故园之中。 这园子的美景无需借助画家的画笔来描绘,其疏通开凿之妙真如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那孤立的土山尚未荒废林逋那样的隐逸事业,钓鱼台常常让人仰望着严子陵的风范。 自古逸民之事关系到风俗教化,采集记录下来还得烦劳太史公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锡山钱津的湖山旧隐,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对隐士风范的敬仰。诗的首联交代了钱津将湖山之景引入故园,暗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颔联赞美了故园景色的天然之美,无需人工刻意描绘,如造化之功般神奇。颈联通过提到和靖(林逋)的隐逸事业和子陵(严子陵)的风范,进一步强调了隐居的高尚和文化内涵。尾联则指出逸民之事对风教的重要性,认为值得太史公这样的史官来记录。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通过对湖山旧隐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宁静、自然、高尚的隐逸生活的追求和赞美。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