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遁迹(dùn jì):指隐居。
- 丹青笔:绘画的笔,这里指画家的画笔。
- 疏凿:疏通开凿。
- 孤阜:孤立的土山。
- 和靖业:指林逋(bū)的隐居之事。林逋,字君复,谥号和靖,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 子陵风:指严子陵的风范。严子陵,名光,东汉著名隐士,曾隐居垂钓。
翻译
在湖山隐居的情况世代相同,如今将湖山之景移到了自己的故园之中。 这园子的美景无需借助画家的画笔来描绘,其疏通开凿之妙真如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那孤立的土山尚未荒废林逋那样的隐逸事业,钓鱼台常常让人仰望着严子陵的风范。 自古逸民之事关系到风俗教化,采集记录下来还得烦劳太史公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锡山钱津的湖山旧隐,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对隐士风范的敬仰。诗的首联交代了钱津将湖山之景引入故园,暗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颔联赞美了故园景色的天然之美,无需人工刻意描绘,如造化之功般神奇。颈联通过提到和靖(林逋)的隐逸事业和子陵(严子陵)的风范,进一步强调了隐居的高尚和文化内涵。尾联则指出逸民之事对风教的重要性,认为值得太史公这样的史官来记录。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通过对湖山旧隐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宁静、自然、高尚的隐逸生活的追求和赞美。